第三百四十四章:印刷局-《洪武年间小神医》
第(2/3)页
“印钞局距离这里距离比较远,如果咱们现在去的话,恐怕时间来不及啊!”茹太素看了看天上的太阳,有些担忧。
“此事倒也不用太过担心,坐着马车去吧,先跟着我回趟家,让人准备马车!”陈松说着走了出去。
茹太素跟在陈松身后,转过头看向走在自己后面的宝钞提举司提举,“你也跟着一起来吧,你毕竟是提举司的提举,这些事情你轻车熟路,有你在,也能节省一些时间!”
宝钞提举司姓何,叫何湘。
这是一个女性化的名字,也不知道他的父母是怎么想的,将这么一个委婉的名字取给了一个七尺壮汉。
何湘个子比较高,比茹太素足足高了一个个头。
可是在上官面前又怎么能够站直腰板呢?他卑躬屈漆的样子显得有几分滑稽。
但他并不在意,宝钞提举司提举这个官职,看上去比较哄人,其实什么都不是,平时这个地方清闲的都快淡出个鸟来,现在户部侍郎和富平侯突然前来,如果说这里面没有什么事,那他肯定不相信。
屁颠屁颠的跟在他们俩人的身后,何湘的脸上写满了高兴。
走出户部衙门,直奔回家的路。
今天上朝的时候,陈松没有乘坐马车,而是选择步行。
今天天气比较好,也比较凉爽,陈松也不赶时间,所以就不行了。
从皇宫门前的大道走过,一些进进出出忙碌的官员,看着一行人的背影,脸色复杂。
在他们看来,凡是有陈松插手的事情都不是什么好事。
官绅一体纳粮之事就是前车之鉴,他们只会认为,陈松的心里又没有憋什么好。
回到家陈松做了短暂的停留,坐上马车带着茹太素和宝钞提举司提举何湘,去了印钞局。
茹太素和陈松坐在车厢里,何湘非常有眼力见,坐在了车辕上。
“大明通行宝钞目前面额最小的是一百文,从一百文开始一直到一贯,总共有六种规格,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,四贯合黄金一两……”
何湘坐在车辕上,不停的解释着宝钞的种种。
陈松对此也比较熟悉,朱元璋每年都会赏赐他大量的宝钞,刚开始的时候对于这种东西也比较新奇,所以就仔细的看过。
大明通行宝钞长三十多公分,宽二十多公分,是用桑皮纸制成的,面积非常的大。
这种宝钞在使用的时候,大部分人会将其卷成一个卷儿,然后用细绳扎着。
在某种程度上,其实宝钞并没有比铜钱方便多少。
最小的面值都是一百多文,普通老百姓又怎么可能接触到这么大的面值呢?
而那些商人,在进行大宗货物贸易时候,又不认同宝钞,所以大部分都采取铜钱或者白银进行贸易。
首先来说,宝钞现在所处的位置非常尴尬,属于那种不上不下的存在。
“侯爷,小人觉得,其实宝钞根本就没有什么用。最小的都有一百文,普通老百姓买什么东西能花这么多?除非是置办田地,加盖房屋,除此之外的话很少会有花费这么多的时候。
如果是商人的话,宝钞又比不上白银来的实在,所以说小人觉得宝钞真的不行……”何湘说这话的时候,小心翼翼,一双耳朵竖了起来,时刻听着从马车当中传出来的声音。
坐在马车当中的茹太素在听到这话的时候,准备呵斥,可却被陈松拦住。
当何湘说完话后,陈松问道:“那你觉得这宝钞如何变化?”
“小人觉得吧,这宝钞的面值应该要小一点,那么大,怎么花啊?铜钱还有当五当二之分,宝钞怎么能没有这种的呢?”何湘喋喋不休,说着自己的看法。
何湘这一番话,让陈松对他刮目相看。
别看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,在这个时代,很少有人能够明白。
正所谓:一叶障目,灯下黑。
有时候,非常浅显的道理越难弄明白。
“你说的不错,能有这个见识,确实可以。只不过,可不仅局限于此。”陈松说着一些鼓励的话。
至于更深层次的内容,陈松却没有多说,因为陈松觉得,就算自己说的再多,他想要弄明白,也没有多么容易。
马车摇晃,走出城门之后上了官道,在官道上走了没多久,又进入了羊肠小道。
一片工坊出现在眼前,这里就是印钞局所在的位置。
宝钞的印制需要纸张,所以造纸厂也位于印钞局当中。
第(2/3)页